科学润泽童心,五育赋能成长

admin 4591 2025-08-27

作者:方妍茹 焦敏

彩虹在杯中“生长”,乒乓球在水中“上下”沉浮——这些神奇的现象,是西华师范大学“以爱育芽,禾生向阳”志愿服务队为南充市西充县南台街道库楼坝社区留守儿童特别设计的科学启蒙课堂的真实一幕。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该团队以“以爱育芽禾向阳,情暖童心助成长”为主题,依托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系统开展了以科学实验为特色、多元课程协同推进的教育帮扶活动。

志愿服务队聚焦“智育”核心,以“生活中的科学”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兴趣,设计推出系列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科学实验课堂。如在“彩虹桥毛细现象观察”实验中,孩子们亲手用水彩笔涂满纸巾,直观观察色彩在清水中借毛细作用“爬升”并混合成彩虹的过程。志愿者同步讲解水的表面张力、分子运动等基础物理知识,引导孩子记录现象、主动提问,推动其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让科学教育在实践中落地。

“我们特别注重情境化教学与认知建构的结合,”志愿者高宇瑶表示,“在‘彩虹桥’实验中,孩子们不仅观察到颜色迁移的视觉现象,更在我们的引导下初步理解了分子运动与毛细作用的物理机制。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记录与表达能力,也实现了跨学科素养的融合培育。”

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志愿服务队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所有器材均来自日常生活常见物品,如纸巾、水彩笔、塑料杯、乒乓球等,既保证了操作过程的安全,也降低了课程实施的门槛,增强了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建构科学认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志愿者汪茹萍补充道,实验结束后,不少孩子仍持续提问,甚至还尝试自主设计新实验,这种主动探究的意愿非常可贵,也展现了我们开展这类课程的核心意义所在。

志愿者指导社区留守儿童做实验  西华师范大学范小齐 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除以智育为亮点的科学实验课外,团队还在“德、体、美、劳”四大板块中融入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联动与协同育人。“德育”通过法律小课堂、成语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体育”模块则设计了体操、团体游戏等活动,既增强体质,也培养团队协作与坚韧意志;“美育”方面开设了舞蹈、手工等课程,激发艺术潜能与审美表达能力;“劳育”则借助盆栽种植、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生活自理意识。

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团队指导教师范小齐指出:“我们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儿童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通过多元课程的有机整合,帮助留守儿童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尤其是科学实验,它不仅是智育的载体,更融合了观察、记录、合作、表达等多维能力的锻炼,是五育融合的典型实践。”

未来,西华师范大学“以爱育芽,禾生向阳”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完善课程评估与反馈机制,推动教育帮扶活动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团队计划将本次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推广,探索更多适切性强、可复制性高的教育服务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稳定、温暖、高效的教育支持,助力他们开拓视野、全面发展、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志愿服务队成员合影留念  西华师范大学范小齐 供图


上一篇:五育并举润童心,墨香传爱助成长
下一篇:首次落地亚洲,2025IWSC首届中国区(邛崃)烈性酒大赛启动仪式在邛崃顺利举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